“千年瓷都”何以青春不老?
景德镇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,距上海约500公里。自13世纪以来,此地出产的瓷器备受推崇,成为与丝绸齐名、历史悠久的全球化中国商品。波斯、土耳其、法兰西等古代宫廷中都有不少景德镇瓷器。
景德镇位于中国长江中下游,距上海约500公里。自13世纪以来,此地出产的瓷器备受推崇,成为与丝绸齐名、历史悠久的全球化中国商品。波斯、土耳其、法兰西等古代宫廷中都有不少景德镇瓷器。
这对明成化年间的素三彩鸭形香薰,原本是为皇家烧制的贡品,它们造型别致,有着银杏叶般的翎羽和独特的“花眼”。可惜,或因功能略有缺陷,或是难以批量烧制,最终未能通过严苛的选拔进入宫廷,其碎片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通过考古发掘重见天日。
这对明成化年间的素三彩鸭形香薰,原本是为皇家烧制的贡品,它们造型别致,有着银杏叶般的翎羽和独特的“花眼”。可惜,或因功能略有缺陷,或是难以批量烧制,最终未能通过严苛的选拔进入宫廷,其碎片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通过考古发掘重见天日。
巴西《论坛》杂志网站9月19日文章,原题:在中国,古老“瓷都”赢得年轻人青睐 景德镇位于中国江西省,被誉为“千年瓷都”。近年来,这座历史名城不再仅仅是古老传统的象征,而是重塑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创意中心,吸引了众多年轻艺术家和游客。
从千年窑火锤炼出的陶瓷精品,到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科创佳绩,知识产权无疑是景德镇这座城市创新活力的宝贵“密码”。近年来,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(以下简称“保护中心”)在市委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关怀下,在市市场监管局的坚强领导下,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
在景德镇这座千年瓷都的心脏地带,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如同一部厚重的典籍,108条纵横交错的里弄便是典籍中密密麻麻的文字,记录着瓷都的历史变迁。如今,这些曾经沉寂的里弄正焕发出勃勃生机,以独特的方式演绎着千年瓷都的“文化新生”。
不久前,一场特别的直播在景德镇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上演,数百件吴冠中陶瓷版画作品在一天内售罄,单场销售额突破130万元。这不仅是一次艺术市场的成功尝试,更是版权经济赋能传统陶瓷产业的生动体现,版权经济正为千年瓷都注入新活力。
釉色生香,笔墨含情。8月27日至28日,“渌江讲坛·湖湘美术名家醴陵行”活动启幕,渌江书院山长龚曙光带队,刘云、田绍登等八位湖湘美术名家共赴这座千年瓷城。他们深入瓷都腹地,走进企业、对话匠人,穿梭于博物馆的展柜前、躬身于陶瓷企业的生产线旁、驻足于现代设计的展示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次对江西景德镇作出重要批示指示。2019年5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特别强调“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,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”。2023年10月,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景德镇考察调研,深刻指出“陶瓷是中华瑰宝,是
景德镇因瓷而名,享誉千年。泥与火的交融创造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,一件件精美瓷器曾跨越山海,成为世界认识中国、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符号。
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,陶瓷是中华瑰宝,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。”2023年10月11日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景德镇市考察调研。在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,习近平先后走进南麓遗址、陶瓷博物馆、明清窑作群,饶有兴趣地了解制瓷技艺流程、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和对外交流等
11世纪,源源不断的景德镇瓷,开始踏上海上丝路载往世界。古老的瓷器,引发了人类文明史上一场大规模的生活方式的变革。
窑火映天、瓷韵流芳,手艺人塑泥成器,千年窑火燃于昌江之畔……漫步在景德镇错落有致的窑砖老屋、古窑遗址之间,青花点缀,釉彩生辉,这里的一泥一器、一窑一火都承载着丰富的陶瓷文化内涵,犹如一首隽永的诗篇,静静诉说。
窑火映天、瓷韵流芳,手艺人塑泥成器,千年窑火燃于昌江之畔……漫步在景德镇错落有致的窑砖老屋、古窑遗址之间,青花点缀,釉彩生辉,这里的一泥一器、一窑一火都承载着丰富的陶瓷文化内涵,犹如一首隽永的诗篇,静静诉说。
《湖南日报》5月21日文章《千年瓷都吹新风——醴陵以“三个一”工作法改变“大操大办”旧俗》,聚焦醴陵移风易俗工作,详细报道了醴陵市通过“三个一”工作法,有效治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、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,推动殡葬移风易俗,形成简约适度、健康文明的新风尚。
5月11日,太行深处的修武县西村乡当阳峪村,迎来一场文化与艺术的邂逅——来自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影视艺术学院的190名学子,在学院的精心筹备下,来到这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,吸引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、河南广播电视台、焦作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关注。